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2023首站走进九州一轨

发布时间:2023-10-19 09:26:06 来源:英雄联盟比赛怎么买输赢 作者:英雄联盟比赛怎么买注

  原标题: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2023首站走进九州一轨

  2022年8月2日,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真正开始启动;同年8月3日,绿色低碳科技生态交流大会在广交会期间举办;2023年6月8日,发起单位推动在灯光之夜中举办“照明高水平发展”签约仪式。至此,生态圈已顺利走过了两个年头,近期它又有哪些新动作呢?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遏制气候变暖,保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为保护地球家园、响应中国“双碳”发展的策略,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联合发起单位构建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号召绿色建筑、绿色照明、绿色轨道交通、绿色能源等相关企业携手合作,共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与生态伙伴凝心聚力,探索跨产业的耦合发展模式,共谱低碳发展新篇章”是生态圈的倡议之一,为此,AALD与生态圈各发起单位将在10月20日举办“相互赋能 共创价值”主题活动。届时,生态圈2023年第一站走进九州一轨进行跨专业交流,以碰撞出更多跨产业合作火花。

  2022年8月2日,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于2022灯光之夜活动中真正开始启动,发起单位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南网能源、AALD、德才股份、中建照明、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栋梁国际照明设计中心、九州一轨等。

  2022年8月3日,由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AALD共同主办的绿色低碳科技生态交流大会,在广交会期间顺利举办。来自各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碳中和建筑、“商业IP”城市TOD融合等议题展开对话,一同探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2022年10月21日,亚洲照明设计师沙龙暨普邦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低碳照明•赋能园林设计”,旨在强化园林设计师与照明设计师的跨界学习交流、促进资源协同共享、推动跨行业联合发展。

  2022年11月1日,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发起单位代表赴广州设计之都参观交流。各方围绕照明设计产业升级、“设计+”产业跨界合作趋势、白云城投与AALD等绿色低碳科技生态圈伙伴合作契机等方面内容做充分深入的研讨。

  2023年6月8日,为践行“推动照明行业高水平发展”的生态圈新使命,生态圈发起单位推动在2023灯光之夜中举办“照明高水平发展”签约仪式,一批行业领先的企业和机构代表正式签署了《共推照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框架合作协议》。未来,参与方将在资源共享、照明检测、照明质量保障等方面展开积极的合作,一同推动照明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隶属于建设部,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包括院士、设计大师、数百名各领域知名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内的优秀人才队伍。

  中国建研院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探讨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电梯、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科研及业务工作涵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建筑机械化、建筑防火、实施工程技术、建筑材料等专业中的70个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加强了绿色建筑成套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和智能化集成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编制注:绿色标准制订包括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材料产品等领域的标准制订)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州一轨”688485.SH)成立于2010年7月23日,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为推动“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打破外资公司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而设立。作为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领域的综合服务商,九州一轨致力于成为轨道交通声学研究探索者,围绕“声音解构”的战略思路,深入解析声音的物理属性和信息属性,坚持声学这一基础学科在轨道交通、建筑、隧道等运用场景的研发创新。

  后续,九州一轨将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同意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函》,着力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围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需求,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全生命周期管理、声纹解析与轨道病害治理、车辆站场上盖开发振动噪声专项精准防治、行业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突破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以减振降噪基础材料创新、关键工艺创新、设计方法创新、制造技术突破等推动我们国家城市轨道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创新技术评估与验证平台,培养专业化人才团队,为国家和地方环境管理提供政策、标准、规范以及工程技术、设施运行管理等多维度支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办学始于1937年。作为实质上是全国院系调整时全新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土建类专门高校,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部所属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建筑学教育著名的“老八校”之一,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94年之后改称“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立足西南、对全国、放眼世界,慢慢地发展成为了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学科最齐全、特色最鲜明、本硕博及博士后办学体系最完整、学生最出色的建筑院系之一。80多年来,培养了包括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徐尚志、四川省设计院总建筑师曾乃凡、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张之凡(张之蕃)、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宋融以及陈世民、赵元超、杨瑛等三名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和汤桦、李秉奇、董明、徐锋、黄捷、李和平、杜春兰等数十名省级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在内的万余名优秀毕业生。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重庆大学,学院也随之改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继续在第一集团军中引领着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

  简称“南网能源”,是国家发改委备案、国家工信部推荐的节能服务企业。主要是做节能服务,为客户能源使用提供诊断、设计、改造、综合能源项目投资及运营维护等一站式综合节能服务。公司依据客户所在行业特性、外部环境资源禀赋情况、客户自身经营特点和节能减排需求,通过整合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充分的利用高效节能环保设备,转变客户用能来源、用能方式,在实现用户对各类能源(电、热、冷、蒸汽、压缩气体等)需求的同时,降低客户用能投资风险,提升客户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费用和碳排放,以此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服务于亚洲独立的、专业的照明设计师,旨在持续推动职业照明设计师的发展与认可,协助他们在照明设计实践中取得成功。AALD推动亚洲照明设计的最高标准设立,通过亚洲领先及优秀的照明设计,传播美好的光环境理念,使人们理解和认可光的力量。

  简称“德才股份”,成立于1999年,自2005年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铸就了集工程建设、装饰装修、规划设计、新材料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现居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第2名,全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第3名,全国建筑幕墙行业第4名,连续17年位列山东首位。2021年7月6日,德才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登录长期资金市场(股票代码:605287),成为山东省首家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是中央直属大规模的公司、世界500强第9强的中国建筑集团旗下的第一家专业照明双甲公司,是中国建筑旗下最专业照明集成商,中建装饰集团旗下的专业子公司,是央企第一批从事“新基建”的专业公司。公司前身系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组建的照明经理部,主要配套解决幕墙产业中照明工程的安装施工难题。2017年,为深化国企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照明工程技术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国内外照明产业市场,系统构建《照明工程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确保创新创效,优质履约,集团高层统筹兼顾,与时俱进,重组创建了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北京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衡和明”)以原清华城市规划院光环境研究所/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基础发展而来,是清华大学从事照明设计专业团队,隶属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衡和明以“用光共创价值”为理念,从创意、技术和经济三个维度,为业主提供照明工程设计全方位解决方案,推动照明行业价值的持续增长。同衡和明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设计领军机构”;是国家、中关村高新企业。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城市及建筑照明规划设计的专业团体,由热衷于探索光环境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许东亮为代表主持的中外专家和设计师组成的专业照明设计师团队。公司本着建立以“和谐为本”的企业文化,以“速度,简约,守信,发展”的经营方针为导向,培养并吸收了众多来自多方面专业背景的充满创造力的人才,现在由我们规划设计的作品遍布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已成为照明设计行业中的领军者,对推动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积极的作用,深得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北特科技获67家机构调研:仅从销 下一篇:武汉55个项目角逐省赛名额